堅持人性化設計,致力于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質量!
電話:0312-7279889
傳真:0312-7279889
手機:13931252815/13603242973
聯系人:康柱
水泥管的質量控制包括能級設計控制和生產工藝控制兩個方面。能級設計控制的目的是保證管子在使用時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經濟性;生產工藝控制的目的是在合理的工藝條件下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。本文僅就生產工藝控制方面談談自己的見解,希望能對水泥管生產廠家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1. 漏漿
水泥管漏漿不僅影響外觀,而且會降低管子的抗滲性和耐久性。產生漏漿的原因有以下幾點。
1.1 設備方面:水泥管模具合縫變形或損傷嚴重,螺栓不齊或部分損壞,造成緊固失效;
1.2 工藝方面:合縫口未認真清理,砼積于合縫口內,合縫錯位,沒按規定堅固螺栓。
為防止漏漿的發生,在設備方面應對變形的水泥管模具進行矯正,嚴重的應予淘汰,水泥管模具螺栓應配齊配全;在工藝方面應對縫口內砼認真清理,合模時左右上下對齊,防止錯位。
2. 露筋
水泥管露筋易使鋼筋銹蝕, 縮小鋼筋有效面積,給爆管留下隱患,危害極大。
2.1 產生露筋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:
2.1.1 鋼筋骨架偏長或安裝不到位;
2.1.2 保護層墊塊稀少或脫落,鋼筋骨架變形;
2.1.3 鋼模跳動嚴重,產生塌漿,造成內壁露筋;
2.1.4 采用的水泥有快凝現象,造成往水泥管模具內投料撒不開,物料不流動和分布不勻,產生表面蜂窩,嚴重時發生露筋現象。
2.2 解決露筋的措施有:
2.2.1 鋼筋骨架尺寸應準確,安裝應到位,避免堆層過多,受壓變形;
2.2.2 保護層應符合要求;
2.2.3 水泥管模具跳動大時,應及時修理;
2.2.4 在炎熱天氣或使用有快凝現象的自應力水泥生產時,盡量縮短攪拌時間和投料前的停放時間。在混合料攪拌上采用“預水化”法或用冷水拌制,以延緩凝結速度。
3. 內壁鼓泡、起皮
由于自應力管的養護無靜置期,蒸養時無初始結構強度,若升溫速度過快,砼內部水份急劇蒸發,就會造成內表面鼓泡、起皮。
蒸養時應嚴格按養護制度進行,升溫應平穩,這樣就可以消除或減輕內壁鼓泡、起皮。
4. 內壁裂紋
雖然自應力砼具有自愈性,細小裂紋在水養時會自行愈合,但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抗滲性。
4.1 內壁裂紋產生的原因有:
4.1.1 離心后未及時入養護室(坑)養護或外界溫度高造成風干失水、產生裂紋;
4.1.2 水泥管模具跳動嚴重,使本已離心好結硬的管子內壁產生微小裂紋;
4.1.3 離心時高速旋轉時間過長,砼混合料已充分排水,若繼續高速旋轉,使砼產生嚴重內分層,造成裂紋;
4.1.4 采用的砂子偏細,離心后管內壁水泥漿層偏厚,經蒸養開裂。
4.2 應采取如下措施避免內壁裂紋出現:
4.2.1 離心后的管子應及時入室(坑)內養護;
4.2.2 盡量選用中砂,減少水泥漿層厚度,提高管身砼強度;
4.2.3 嚴格控制離制度,根據季節變化和水泥物化性能靈活調整高速旋轉的時間;
4.2.4 水泥管模具跳動應及時修理。
5. 壁厚超差、偏心
生產中,水泥管模具擋圈上水泥漿未清理或加料過多易造成管壁超厚,加料過少易造成管壁偏薄,離心時水泥管模具跳動易造成管口偏心。
為避免管壁超差,可采用“定量加料”法。合模前應將擋圈上水泥漿清理干凈,減小水泥管模具跳動。發生管口偏心用鋼釬修正,就能消除偏心管的出現。
6. 粘皮、麻面
6.1 自應力管產生粘皮、麻面的原因有:
6.1.1 脫模劑涂刷不勻,造成管外壁局部粘皮;
6.1.2 脫模強度低,造成管外壁粘皮;
6.1.3 水泥管模具內壁粘附的砼未清理凈,造成管外壁麻面;
6.1.4 混合料拌制過干或停放時間長,或水泥有快凝現象,而工藝上未采取措施均可能產生蜂窩麻面。
6.2 為防止產生蜂窩麻面,生產中應采取如下措施:
6.2.1 脫模劑的涂刷應均勻;
6.2.2 嚴格按蒸養制度蒸養、脫模;
6.2.3 合模前應將水泥管模具內壁粘附的砼清凈;
6.2.4 混合料應有良好的和易性。
7. 滲水
水泥管水壓檢驗時管子滲水的原因是外觀缺陷和管芯砼離心不密實。蜂窩麻面、漏漿、露砂嚴重時均易在水壓檢驗時發生滲水現象。管芯混凝土不密實是因為砂子偏細或離心時間不足??赏ㄟ^采用中砂,延長離心時間等措施,提高砼的密實性,增強抗滲性能。
雖然水泥管制作工藝簡單,但工藝控制較嚴格。只有充分掌握自應力水泥的特性,靈活調整工藝參數,才能生產出高質量水泥管,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。